大年初一,準備拿電鍋裡剩下的年夜飯出來吃嗎? 等等! 裡面可能有_____的污染,吃了很可能會中毒! 台灣食物中毒的案件平均每年約落在6000件,有時也會爆發集體性的食物中毒,例如2016年新北市發生的學童營養午餐中毒事件,就是食物中毒的案例之一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不得不防。 食物中毒可以分為細菌性(肉毒桿菌、仙人掌桿菌、沙門氏菌等等)、天然性(河豚毒、茄靈毒等等)以及化學性(戴奧辛、重金屬等等),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,便是細菌性裡面的「仙人掌桿菌」。 仙人掌桿菌最常出現在「米飯」身上,主要是因為國人在米飯的保存上,往往就是放在電鍋裡面約兩到三天,才會倒掉或是冰進冰箱;學童營養午餐的米飯也是大量製備後經由廚房送至教室,此期間的保存溫度也往往不足,因而容易使仙人掌桿菌存活、繁殖。 此外,受到仙人掌桿菌污染的米飯,也少有腐敗的現象,僅會有「發黏、口感不佳」的感覺,因為外觀正常且較無怪味,難以察覺有異。 仙人掌桿菌屬於「中間型」的食物中毒菌,意即此菌本身就有毒,也會到腸道裡釋放其他的毒素。 仙人掌桿菌中毒的情形有兩種:「嘔吐型」以及「腹瀉型」,嘔吐型發病速度快(6小時以內),會有噁心、嘔吐的症狀;腹瀉型發病速度較慢一些(6-15小時),主要會有腸炎的症狀,包括腹瀉、腹痛。 受到此菌食物中毒的案例通常能夠依靠適當的醫療支持能夠痊癒,但若輕忽,死亡的案例也是有的,因此仍然不得不慎。 會出現仙人掌桿菌污染的情形通常是「室溫保存時間過長、未再充分加熱」 而導致的,因為此菌只要加熱至70度以上,約莫2分鐘的時間即可殺滅。 因此,想要避免仙人掌桿菌中毒,隔夜的米飯、食物最好再重新完整加熱過(微波爐溫度約在100度,電鍋溫度約在50度,所以電鍋不適合),再行食用。 若真的不得以要放在室溫下一陣子,請記得一定要加蓋,以免食物受到落塵或是病媒所帶來的仙人掌桿菌污染。 年夜飯常常會剩下許多,也有「年年有餘」的吉祥意思,但在食物的製備、保存以及復熱上也要多加小心,才能夠健康的年年有餘喔! 參考資料: 1.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—仙人掌桿菌: 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1938 更多剩菜保存訣竅: 1. 韋恩的食農生活:年菜的保存要訣,破除4大錯誤觀念
0 評論
發表回覆。 |